烏克蘭駐華大使夫人看望“北京爾康醫院”雙胞胎腦癱患兒 盼望孩子早日站起來
來源:爾康推廣部 作者:孫 發布時間:2016-07-24 點擊量:
“等我下次再過來的時候,盼望著孩子能站起來,喊媽媽!” 7月22日,烏克蘭駐華大使夫人塔季揚娜·焦明阿來到北京爾康醫院病房,看望烏克蘭雙胞胎腦癱男孩尼基塔(Nikita)和伊萬(Vanya)。
烏克蘭駐華大使夫人塔季揚娜·焦明阿(左二)與曾思陽院長(右二)親切交談
這是繼2014年之后,尼基塔(Nikita)和伊萬(Vanya)腦癱雙胞胎兄弟第二次來到中國,來到北京爾康醫院接受康復治療。
2013年4月,來自烏克蘭的柳達(Ludmyla koshyleba)生下了雙胞胎兒子,隨后,孩子被診斷患痙攣型腦癱。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醫療技術和條件,家里幾近傾家蕩產。面對巨大心理和經濟壓力,年僅29歲的愛人在孩子不到3個月時,也因肺炎而離開人世。單身媽媽柳達獨立照顧兩個腦癱患兒。
因為烏克蘭國家飽經戰亂,烏克蘭人民的醫療問題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,面對戰亂當地人依舊對柳達充滿愛心并進行積極捐款,資助她于2014年底來到爾康醫院進行康復治療。
醫者無疆,愛無國界。作為中國首批涉外腦癱康復中心、中國最早診療小兒腦癱康復治療的腦癱醫院——北京爾康醫院熱情接治了這對烏克蘭的腦癱雙胞胎兄弟。
烏克蘭駐華大使夫人塔季揚娜·焦明阿(右二)親吻腦癱患兒
在病房里,塔季揚娜興奮地抱著孩子,親昵著孩子的小臉。她激動地說:在中國,她已經是第二次來到爾康醫院了。她非常感謝中國人民與北京爾康醫院對伊萬、尼基塔的幫助,看到醫院有這么好的專家,有這樣好的治療條件,她對治療效果充滿希望。她盼望在9月份,當她再次來醫院時,能看到小家伙們能走路了、會喊媽媽!
腦癱專家呂國慶告訴塔季揚娜,醫院專家已經針對孩子制定了詳細的治療康復方案。因為孩子屬錐體系與錐體外系損傷,病情病理復雜,康復周期相對較長,第一步治療首先是讓孩子先學會豎頭,再慢慢學會走路。
曾思陽院長表示:首先感謝大使夫人對爾康醫院的認可。扶困濟貧、救助孤殘是爾康醫院的使命。他們將組織最好的專家,制定完善的康復方案,更快實現大家期望的理想康復效果。并承諾給予康復治療費用減免20%。
塔季揚娜對此表示非常的感謝。同時她承諾今年9月份將與丈夫一起再次來爾康看望孩子們。
北京爾康醫院(北京市海淀區神經傷殘兒醫院)成立于1988年,是一家國內最早從事兒童腦癱手術康復治療為一體的專科醫院,創始人是被譽為中國腦癱康復之父的馬若飛。幾十年來,由他結合中醫經絡理論為基礎,獨創特色腦癱康復“四大流派”之一的“馬氏療法”,對于痙攣性腦癱康復具有非常顯著效果,備受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及評價。目前已有俄羅斯、烏克蘭、沙特、瑞士、加拿大等海外20多個國家近千名腦癱患者得到康復治療。